全程導醫(yī)網 徐州防控一線:每天都想跟隔離病房的同事們打電話,發(fā)微信,想問問病房里的工作,想知道在隔離病房里都發(fā)生過多少感人的故事。可是,我不敢,怕打擾下班的同事休息,壓力大的同事,成夜成夜的難眠,一條短信的振動,一條微信的語音,發(fā)出來的噪音,都怕打擾了她們的休息。
說是四班倒的工作方式,可是每個人工作都是遠遠超出了時間,有的從早到晚八小時,有的從接班到下班十個小時,更長的時間大概有12個小時。在病房指揮的護士長,工作已經不分時間段,早上五六點鐘起來就工作,病房危重病人搶救時,堅持到深夜,并協調醫(yī)護之間的配合,協調各種生活物資、醫(yī)療物資等,大大小小的事情,兼顧著隔離病房人員的情緒調節(jié),各種突發(fā)事情的處理,她真的太累了。
我和張軍玲護士長有個約定,只要她有空,想聊,在不打擾她休息的情況下,隨時都可以聊,什么都可以聊。這個約定讓我每天都想接到她的電話,但僅有的幾次通話后,講述的內容大多數的都是她的病房、她的病人、她的護士們,把每一個護士的“故事”在有限的時間里都跟我細細的描述,讓我把她們都記錄下來。
比如:大家踴躍報名時,科室剛結婚三個月的劉雪、李雨佳說:“我們沒有孩子照顧,馬上就可以進隔離病房”。
年前剛入職的護士高艷和剛來輪轉的王小凡強烈要求加入。
科室總帶教葛雪加班加點幫護士長準備病房物資,做培訓、演練。
晚上值班護士李培培趕緊給愛人打了一個電話,告訴還發(fā)燒的愛人自己回不去了,照顧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戴好口罩。
年前就請好假,準備23號下夜班回去看剛做完手術的媽媽的韓立華也要求留下來,讓愛人自己帶孩子回去;科室90后媽媽李方圓,每天想孩子想的偷偷哭,為了讓大家安心回去,她紅著眼睛笑著說:“我和小凡鎮(zhèn)得住,你們先走,別急著回來接班。”
科室唯一的單身護士李瑤,之前因為家中有事,沒有進隔離病房,這次她和護士長說:“我單身,沒有家庭照顧,我馬上來科室接班讓她們回去,當天已經沒有回徐州的車了,瑤瑤就讓她爸爸開車把她送回了醫(yī)院。
我們值病房班的同時還承擔著發(fā)熱門診的工作,本該晚上值班的護士王翠,在來回的路上受涼感冒了,護士長這次想推遲讓她進隔離病房,她說感冒吃點藥就好了。我能堅持的,現在大家的工作已經很辛苦了,我不進去,大家的工作量就更大了。
科室的知心大姐姐張莉,把大家組織起來聊天,給她們說開心的事情,并利用科室和食堂送的食材為晚上的年夜飯準備了兩道菜,并在飯后組織大家跳操,為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增添了不一樣的氣氛。
護士長的話語,溫情、勇敢、堅強、樂觀。每一個人為了科室的病人,為了同事的健康,為了減少同事的工作量,都要求自己多做一點,同事少做一點,寧愿自己受苦受累,寧愿自己沖鋒陷陣,也要把安全留給同事。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,一個溫暖的團隊,一個和諧的團隊,一個大家齊心協力、共抗難關的團隊,溫暖了我的心,濕潤了我眼睛,不啼哭,不哀嘆,不后悔,所有人的堅強,都是柔軟生的繭。
太多的和各個部門的溝通,工作上的壓力,病房里的事情都積壓在護士長的肩膀上。又一次接到護士長的電話時,她的聲音有些沙啞,她的嗓音有些低沉,聽起來很疲憊,講了葛雪下班后防護靴被汗水濕透的事情,講了韓立華家人去世沒有來得及看一眼的故事,希望用我的筆把她們都記錄下來。聽著聽著,不知不覺的眼眶濕了一次又一次,她們太偉大了。每一個平凡的身軀里都有一個閃亮亮的靈魂,每一個白衣天使都是天使在人間,任何贊美的話語都是無法形容。為了患者,為了同事,為了醫(yī)院,為了徐州地區(qū)的疫情,這些普通的護士們,身先士卒,勇敢的沖在了第一線。這個世界上,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,都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。
想接到護士長的電話,給我講出更多讓我動容的事情,可是又不想占用她有限的休息時間。晚上,翻翻同事們發(fā)的朋友圈也都是相互鼓勵,相互打氣,有個同事昨天喜得貴子,紛紛得到了大家的祝福,這段時間,大家的神經都繃得太緊了,需要一個好消息來讓大家輕松一下,高興一下。短暫的喜悅后,日子還要繼續(xù),生活也要面對,疫情還在發(fā)展,還需要所有人勇敢面對,用柔軟生的繭,武裝成所有人的堅強。
作者:徐州市傳染病醫(yī)院呂云俠